您的位置: 发心念慈 > 放生起源 > >

四川放生园放生小红鱼,四川成都文殊院举行新春祈福斋天法会

来源:未知   作者:不详   发布时间:2024-03-30 14:11   点击:944次
摘要:8、基于上述分析,目前发现于四川地区的东汉至蜀汉的文物中,尚难肯定有真正是佛教信徒供养礼拜的图像,已知资料中墓室雕刻的图像和“摇钱树”座和树干上的佛像,应是受到佛教

一、福建放生去哪里

1、大菩文化四川讯2013年2月18日上午9时,四川成都文殊院举行新春祈福斋天法会于藏经楼前隆重举行,文殊院方丈宗性大和尚亲自参与此次法会,四众弟子虔诚礼拜,随法师依文表白,唱赞三宝。

2、斋天法会庄严而殊胜。甘露净坛、燃香炳烛、香花请圣、宣读疏文、称念“二十四诸天”名号、主坛法师持饮食果酥等至坛场外,将其施撒于四面八方,让诸天神灵都来受食,法会现场放生若干,斋天功德圆满,众僧齐诵《回向偈》。祈愿十方三宝、护世诸天降临坛场,秉持佛陀嘱托,巡行人间,奖善惩恶;世界和平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人民安乐、十方法界六道群灵共沾法益、共出苦海、同圆种智。

3、四川成都文殊院举行新春祈福法会

4、河南佛教学院全体师生一行参访成都文殊院

5、在嘉陵江底和108国道下沉睡了70多年的部分千佛崖文物碎片,近期有望重见天日。

6、记者近日从广元市文管所了解到,千佛崖被埋文物碎片的发掘打捞工作将于12月初开始,两三个月后,被江水和泥土掩埋了74年的千佛崖文物碎片可望呈现在世人面前。

7、千佛崖摩崖造像位于广元市城北5公里的嘉陵江东岸,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1961年它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始建于北魏时期,至今已有近1500年历史,整个摩崖造像曾多达“一万七千有奇”(即17000多尊)。但遗憾的是,1935年为修建川陕公路,曾炸毁了部分造像,被炸碎片有的掉入嘉陵江底,有的则直接被埋在路基之下。

8、为了让这批被炸的文物碎片能够重见天日,多年来一些有识之士为此奔走呼吁,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孙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唐飞等人曾多次呼吁打捞发掘这批文物碎片。去年汶川特大地震后,广元市政府为了保护千佛崖摩崖造像,将通过该地的108国道进行改线,这为发掘打捞工作奠定了基础。

9、据了解,此项工作不仅要发掘老108国道的路基之下的文物碎片,同时还将出动设备,对嘉陵江底的文物碎片进行打捞。

1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杨泓

二、石家庄公园放生田鸡

1、约在30年前,北京关心中国佛教艺术的诸先生,已经注意到探究中国早期佛教造像这一学术课题,为此我曾应约在《现代佛学》1962年第四期发表了《国内现存最早的佛教造像实物》一文,但囿于当时资料的限制,还难于作进一步的探讨。在那以后,随着文物考古事业的发展,不断有新的有关中国早期佛教造像的资料被发现,开拓了人们的眼界,也吸引了一些考古学者的注意力,陆续发表了一些探究性的文章,获得了比30年以前更多的成果,但是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随着新的文物考古资料的发现,有关探讨当会日益深入而得出更为切合实际的结论。

2、四川地区的佛教造像遗存极为丰富,但以唐宋及其以后时期的资料占绝大多数。这里所谓的“早期”,指汉至南北朝时期的造像资料,又可以区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包括东汉至三国时蜀汉时期;后期是南北朝时期,至北周领有蜀地时为止。

3、四川地区已发现的东汉至蜀汉时期与佛教造型艺术有关的资料,主要发现于古代墓葬之中,又以下述两类资料最多,其一是墓室雕刻出的图像;其二是墓内随葬品上的装饰图像,在这类图像中,又以“摇钱树”的陶座上及铜铸枝干上的图像为主。

4、谈到汉魏时期的与佛教造型艺术有关的文物资料时,我认为必须首先区别它们是当时佛教信徒供养礼拜的佛教造像,还是仅为受到佛教艺术影响出现的装饰性图像。这一区别,对当时当地佛教是否已真正作为一种宗教流行的分析,也是至关重要的,但是这一点却常被人们所忽视。

5、为说明上述问题,可以大家熟知的一些考古资料为例。武昌莲溪寺吴永安五年(262年)墓出土的刻有菩萨装佛教造像的鎏金铜饰片,明显是马具中用于鞘带的饰件。吴、西晋青瓷器上贴塑的小型佛像,具有明显的莲座和狮子座,头光和衣纹也表明确是佛教造像,它们较多地出现在随葬的“谷仓罐”(或称“魂瓶”)之上,但也出现在唾壶等用具之上。六朝青铜镜背的装饰图案中,佛像有时出现在神仙或神兽等图像之中。上述资料,只能表明当时的造型艺术品之中,已受到佛教艺术的影响,甚至将其列入神仙图像的行列,但绝不是人们顶礼供养的佛教造像。因为虔信佛教的信徒,绝不会将佛像用于装饰马具以及盛痰的唾壶。这也表明,在三国西晋时期,江南地区并不像以后东晋南朝时期那样,佛教并没有成为自帝王乃至普通百姓虔信的宗教。

6、对于在古代墓室画像中出现的与佛教艺术有关的图像,情况也大致相同。在和林格尔壁画墓、沂南画像石墓等东汉时期图像中,与佛教艺术有关的图像,都是作为中国本土的神仙思想和早期道教的附庸状态出现的。但到佛教真正流行以后就不同了,例如在吉林集安高句丽族早期墓的壁画中,如长川一号墓内,不但绘有佛像和菩萨像,而且绘出在佛像前,墓主人跪拜顶礼的图像。

7、此外,对于一些可能与佛教艺术有关的图像,也必须进行具体分析。十年前在北京举行的连云港孔望山摩崖造像学术讨论会上,我的朋友马雍曾向我挑起关于胡人形象与佛教艺术造像关系的争论。十分明显,胡人形象在汉代的画像和陶俑中经常出现,因此不能认为胡人的出现必然与佛教有直接的联系。与之相类似的装饰图像,还有莲花和大象,它们自先秦时已是中国图像艺术题材,因此当它们在汉魏时期艺术品中出现时,要进行具体分析,以辩明是否确与佛教艺术的影响有关。

8、基于上述分析,目前发现于四川地区的东汉至蜀汉的文物中,尚难肯定有真正是佛教信徒供养礼拜的图像,已知资料中墓室雕刻的图像和“摇钱树”座和树干上的佛像,应是受到佛教艺术影响而出现的作品。

9、先看墓室雕刻出的图像,主要有乐山麻浩一号崖墓坐佛像和柿子湾崖墓的坐佛像,后者残损较甚,但麻浩墓中的佛像保存较好。佛像刻于墓内前室东壁门楣石上,与佛像平行布置的图像,是一个赤足的垂钓者。将佛像与钓鱼人对应雕刻,很难说是受供奉的位置。至于刻成的时期,据该墓考古简报作者分析,应是蜀汉时期的作品。

四川放生园放生小红鱼,四川成都文殊院举行新春祈福斋天法会

10、再看“摇钱树”座和树干的佛像。其中最著名的一件,是20世纪40年代发掘的彭山东汉崖墓出土的陶座,上塑出一坐佛和两身协侍立像。“摇钱树”枝干上的铜佛像,值得注意的标本有绵阳何家山一号东汉崖墓的出土品和忠县涂井蜀汉墓的出土品。关于“摇钱树”,也有学者认为或许是“社树”,甚或与距汉代几个世纪以前的三星堆青铜神树相联系。但不论是哪种说法,都与真正的佛教教义无关,至少没有脱离附庸于其他宗教信仰的位置。


参考资料

标签: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