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发心念慈 > 放生仪轨 > >

四月放生吉日,念佛百问

来源:未知   作者:不详   发布时间:2022-10-31 06:35   点击:346次
摘要:答:世人诵经、修行此经者,比比皆是,想因见过《坛经》,谓五祖示人云:“熟读《金刚经》,能明心见性。答:庞居士偈云:“读经须解义,解义即修行。殊不知《金刚经》,但熟

问:好为人师,并非恶意,何以有过?

答:好为者,实自用自专,未曾明白,而白以为明白者也,所以有过。

问:出家受戒,不必言矣;在家男女,入道如何?

答:已发正信、正愿,即当先受三皈;行之既熟,当自己发心,进受五戒。但先当择有出家明师,方可求受其菩萨戒。准《梵网经》十重四十八轻者,正是菩萨戒相。必自己敬发大心,切不可趁其高兴,随人上下而受佛戒。此时受戒之际,第一要紧———殷重心,恭敬心,千生难遇心,发大菩提心。断不可草草轻听时下怂恿之语,彼引经引古,俱非时之说也。其式叉摩那,以讹传讹,无人指正,可叹也。不肖狂言若是者,非阻其胜缘,实激发其胜心,而成此胜缘耳。“式叉摩那”,出家众也,今以处女当之,故云讹。

放生鲫鱼感应

问:倘不受皈戒,还可修行否?

答:亦可修行。但应明白不受之故,既合正理则可。不然《观经》云:“受持三归,具足众戒,是为净业正因。”不肖更有一言,若女人欲受归戒者,不妨请师至家,堂中设座敬受。

问:《净土十要·西方合论》后载纪梦一篇,是事甚奇?

答:奇不奇,姑置。末后一则语,宜志之。中郎曰:“吾不图乐之至此极也,使吾生时严持戒律,尚不至此。大都乘戒俱急,生品最高;次戒急,生最稳;若有乘无戒,多为业力所牵,流入八部鬼神众去,余亲见同人矣。弟般若气分颇深,戒定力甚少。夫悟理不能生戒定,亦狂慧也。归五浊,趁强健,实悟实修,兼持净愿,勤行方便,怜悯一切,不久自有良晤;一入他途,可怖可畏。如不能持戒,有‘龙树六斋法’见存,遵而行之。杀戒尤急,寄语同学,未有日启鸾刀,口贪滋味,而能生清泰者也,虽说法如云如雨,何益于事。”此则是真语实语,真可谓助扬佛化者也。宜志之。

四月放生吉日,念佛百问

问:《观经》云“读诵大乘”,然大乘经典甚伙,当读何经为要?

答:读诵大乘者,三经而外,常诵《华严》《圆觉》最胜,其余随力可耳。

问:当读经时,要解义,抑直读?

答:庞居士偈云:“读经须解义,解义即修行;若依了义学,即人涅槃城。”但正读时,不必停声解义。读时且取熟,待定静之候,随摘一文一句,细味其意;或再取善解,参而会之,久之自有会得处,即所谓解义也。

问:《金刚经》为世所重,何不入常诵之例?

答:世人诵经、修行此经者,比比皆是,想因见过《坛经》,谓五祖示人云:“熟读《金刚经》,能明心见性。”故耳。然古今来诵经者甚多,而有会于心者绝少。何也?据不肖看来,无他,但为注解所误;纵有悟处,俱是识情计度,非真悟也。殊不知《金刚经》,但熟读,忽尔会得,毕竟有个入处,故五祖云云耳。然此意未易与人道也。


参考资料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