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发心念慈 > 放生起源 > >

青海哪里能放生螺蛳,青海寺院的傩舞“跳欠”

来源:未知   作者:不详   发布时间:2024-05-05 08:14   点击:667次
摘要:在整个疫情防控中,各级统战民宗部门始终增强统筹抓好各项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党和政府对疫情防控的统一领导,积极引导藏传佛教界广大僧俗群众投身防疫、共克时艰,严

一、放生鸟的时候祈福怎么说的

1、藏族《羌姆》“骷髅舞”

2、藏传佛教寺院在举行“祈愿大法会”的宗教仪式中跳“金刚驱魔神舞”,藏语称“羌姆”,蒙古语称“跳布扎”。在青海叫“跳欠”,在北京百姓称为“打鬼”。这种宗教仪式神舞,在傩文化研究分类上,曲六乙教授称其为“寺院傩”。

3、青海的藏传佛教寺院多数为格鲁派,俗称黄教,创始人为出生在青海湟中县的宗喀巴大师。其它寺院分属宁玛(红教)派、萨迦(花教)派、噶举(白教)等派,另有西藏原始宗教——苯教寺院,俗称黑教寺院。

4、青海各教派寺院的“跳欠”表演风格有所不同,如人们对夏琼寺和塔尔寺的“跳欠”相比较,认为“夏琼寺的舞蹈像疯人,塔尔寺的舞蹈像病人”,可见风格明显有别。

5、塔尔寺从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起,每年都举行“祈愿大法会”,法会上的“跳欠”是一种重要的宗教仪式,主要跳“法王舞”和“马首金刚舞”。表演者为寺院的喇嘛,均头戴造型各异的面具,穿色彩艳丽的服饰。根据所跳内容分5场,结尾有斩魔仪式。表演庄严、浑厚,舞蹈节奏缓慢、沉稳,仪式隆重,场面壮观。这是一种气势宏大的诵经、音乐、舞蹈三位一体的宗教乐舞艺术。

6、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的隆务寺及上、下吾屯寺等寺院的“跳欠”也很有特色。隆务寺属黄教格鲁派寺院,主要跳“六臂金刚舞”和“法王舞”。表演者头戴面具,身着华丽戏剧服装,手持如意法宝表演护法、赞神、斩魔等内容,节奏很快,动作幅度较大,具有较多的戏剧因素。

7、上吾屯寺和下吾屯寺的“跳欠”,有黄教和苯教两种。黄教“跳欠”主要反映的是宗喀巴创建黄教与外道异端的斗争故事,并吸收了四川康巴、阿坝等地的“羌姆且”和甘肃拉卜楞寺的“哈羌姆”,即“米拉日巴传”,至今盛演不衰。苯教“跳欠”主要以自然崇拜、动物祭祀等原始信仰为特色,以供祀天神、祈福禳灾、占卜休晷、降神驱魔等为主要内容。跳巫舞、土风舞、拟兽舞和鼓舞等。

8、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环湖(青海湖)地区共和县的沙郁寺、吉栋寺、罗汉堂显宗寺院属宁玛派寺院。这些古老的寺院有丰富多彩的寺院法舞。据说吉栋寺可跳32种法舞,称为《章颂·四顿坚》。沙郁寺的法舞有20多种,如《夏乃禾霍尔嘎》、《拉姆》(吉祥天母)、《阿尼郁拉》(地方诸神)等。表演动作整齐、明快,展示出神祗的威严。面具制作精细、逼真,并各具特色。吹奏乐、打击乐与念诵,不仅动听并具震撼力。罗汉堂密宗寺的“莲花生八名号舞”,由四川甘孜德格县的作庆寺和西钦寺宁玛派寺院所传。该法舞动作优美,节奏明快,服饰独特。法王头戴5颗头骷髅面具,身着青蓝色披风,右手持金刚镢,左手持班达幡,以勇猛和沉静二相的神态配合音乐舞蹈。不戴面具者,头戴五佛冠饰发髻,身穿天女舞衣和肩披。

9、青海寺院的傩舞“跳欠”流传至今,因教派及地域的不同,举行时间、表演内容,以及形式与风格也不尽相同,呈现出多彩多姿的藏传佛教文化缩影。

青海哪里能放生螺蛳,青海寺院的傩舞“跳欠”

10、中国网2003年10月

二、普通人放生鱼需要说什么话

1、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目前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青海省疫情防控工作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重点防控地区实现清零,

2、省被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整体划分为“低风险区”。在整个疫情防控中,各级统战民宗部门始终增强统筹抓好各项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党和政府对疫情防控的统一领导,积极引导藏传佛教界广大僧俗群众投身防疫、共克时艰,严格落实藏传佛教领域社会管理责任,坚决做到疫情防控六个“清楚”、六个“到位”,

3、藏传佛教领域“零开放、零活动、零聚集”,确保藏传佛教教职人员“零感染”“零接触”“零传播”。返青教职人员信息清楚,排查管控到位。全面排查外地来青返青教职人员1516人,通过路口设卡、上门摸排、电话联系、微信交流等方式,做到来青返青宗教教职人员底数清。全面清楚掌握疫情防控期间教职人员出州、出省、出国(境)的737人情况,跟踪了解外出期间行程路线,按照疫情防控的具体要求,对外出人员采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措施,有病毒感染症状的及时上报,做到全面掌握,及时跟进。特别是湖北省武汉及省外等疫情高发地来青返青人员,以及与其有直接接触者,如出现发热、咳嗽、呼吸道感染等不适症状,及时就近至发热门诊就医,无不适症状者,采取居家自主隔离,杜绝外出及参加各类聚集性活动。同时,严格落实教职人员外出请销假和外来人员登记制度,无特殊情况尽量避免外出,不在宗教场所或确需外出的严格履行请假手续并明确去向。教职人员健康状况清楚,关心关爱到位。一线驻寺干部坚持做好教职人员身体状况的跟踪掌握,每天测体温,询问身体状况,清楚教职人员掌握身体状况,对出现发烧、咳嗽、乏力等不适应症状的,及时前往指定医院就诊,有效切断疫情传播途径,杜绝麻痹大意思想,杜绝疫情蔓延苗头。要求凡1月10日以后外地来青返青宗教教职人员,包括至今仍在青的外省区籍教职人员,必须一律到所在村社登记备案,有发热、咳嗽、呼吸道感染等不适症状者,及时到就近发热门诊就医,无不适症状者,居家自主隔离14日。对出入寺庙的每个人“三查两问一登记”制度(查体温、查身份证、查行驶证,询问从哪里来、去哪里,登记信息),确保在科学防护保障条件下合理有序流动。为降低输入性风险,保障僧俗群众生活水平,通过成立疫情防控为民服务车队,负责医疗出行、物资调运,应急保障、抢险救援等,保证僧俗群众不为防护的用品发愁、不为消杀的设施发愁、不为一旦出现情况的及时救治发愁,做到隔离不隔爱,防控心连心,筑牢防扩散的隔离网。宗教场所防控措施清楚,科学防疫到位。驻寺干部一线战“疫”,筑牢宗教领域疫情防控首道防线。各寺庙按照片区和扎仓实行网格化管理,坚持活佛驻寺制度、僧尼晨午检制度、请销假制、病因登记制度和“日报告”“零报告”等制度,安排僧尼轮岗值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设立标示明显的出入寺登记点和外来人员劝返点,张贴藏汉双语标示牌、警示牌,严格寺庙出入登记制度,逢车必查、逢人必测,筑牢安全防线。在设立学经班的寺庙内划区划片封闭管理,减少人员聚集,并设置独立隔离区,严防疫情输入和寺内传播。组织寺内巡逻队、检查督导队,排查弄清人员外出底数及旅行史,分类掌握在寺人员、外出人员、回寺人员及可能接触感染的人员,逐寺、逐舍、逐人登记造册、建档立卡,强化依法科学排查、登记、隔离、救治患者,做到时时有人看管,事事有人过问,件件留痕印迹。寺庙各殿堂、学经班教室、僧舍食堂等整治环境卫生,建立健全消毒登记台账,每天定期消毒、定期通风透气,加强餐饮具消毒。加强防护知识培训,积极引导僧尼养成勤洗手、戴口罩等良好卫生习惯,做好个人防护。疫情防控宣传内容清楚,教育引导到位。积极做好僧俗群众思想教育引导工作是打赢防控阻击战的关键,各级统战民宗部门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利用“青海统战”微信公众平台、广播电视、党政民生服务平台等及时推送和发布汉藏双语疫情相关信息。组织编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宗教人员和信教群众防护手册》《寺庙健康日历》等汉藏双语政策解读和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材料。先后印制发放疫情防控知识双语宣传单、宣传册6万余份。开展专项法治宣传行动,深入宣传《刑法》《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应急响应的防控要求,妥善做好信教群众宣传引导工作,提高了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对政策信息的理解度和防控科学的知晓率。主动做好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宣传解释工作,最大限度引导教职人员和广大信教群众认清形势、主动防控,增强了对党和政府各项举措的信任和信心。“两个暂停”落实情况清楚,督导检查到位。

4、委统战部、省民宗委成立疫情督导组,定期、不定期对宗教领域疫情防范工作督促检查和明察暗访。由

5、委常委、统战部长公保扎西、省政府副省长杨逢春总负责,省委统战部、省民宗委16名厅级干部,成立了8个工作组,分别联系协调、督导各市州及所属重点寺庙,随时掌握各地疫情防控情况,进一步加强对藏传佛教寺庙疫情防控和依法管理工作,确保寺庙和谐稳定。各级统战部长亲力亲为、主动作为,到防控一线指导检查工作,时刻关注疫情防控工作进展,坚决做到组织领导到位、防控措施有力、工作部署扎实、防控物资保障落实、宣传教育有效。各级统战民宗部门严格监督落实“两个暂停”,全省661座寺庙、275处宗教活动点一律暂停开放,暂停举办法会、群众性佛事活动1614场次。所有宗教活动场所不接待外省州县的香客、游客,外来人员一律不得在场所内留宿,对已经自发前来朝拜、烧香、礼佛、游览的人员进行耐心引导,并开展劝返和宣传解释工作,成功说服劝阻外来香客、游客35万人次。目前,

6、仍未开放宗教场所及宗教活动。寺庙诊所防疫职责清楚,资源整合到位。寺庙诊所是直接面对宗教人员和信教群众的基层一线医疗卫生机构。由统战部门牵头,会同发改、宗教、物资、卫生健康等部门各自职责范围内落实疫情防控的寺庙社会管理职责,及时整治寺庙诊所空置不用、被占他用等问题。根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要求,对已建成的97座寺庙诊所及时调拨配备应急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和医疗器械等物资,并依靠现有资源提高寺庙疫情防控、自我防护能力。积极落实国家卫健委《关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明确寺庙诊所及僧医负责本寺内防控工作的职责,开展疫情信息的收集和报告、人员的分散隔离、环境卫生整治和清洁消毒等工作,及早发现和报告病例,协助管理密切接触者和来自疫情发生地区人员,有效遏制疫情扩散和蔓延。发挥寺庙诊所在疫情防控中充分发挥网底作用,严格发热患者筛查发现、预检分诊、门诊登记、信息报告、就近转诊等工作规范,提高寺庙一线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能力,发挥惠寺项目的长远政治社会效益。

7、2010年4月16日上午,中国佛教协会为青海玉树地震灾区祈福回向暨捐款法会举行,号召大家发扬佛教慈悲济世,人溺己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积极行动起来,向受灾地区捐助善款。

8、中国佛教协会为青海玉树地震灾区祈福回向暨捐款法会

9、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中)、副会长学诚法师(右)和副秘书长兼灵光寺方丈常藏法师(左)共同捻香主法

10、2010年4月16日上午,中国佛教协会在北京灵光寺隆重举行"中国佛教协会为青海玉树地震灾区祈福回向暨捐款法会",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副会长学诚法师和副秘书长兼灵光寺方丈常藏法师共同捻香主法,中国佛教协会的法师、工作人员和首都佛教界信众,1000余人参加法会,并踊跃捐款。国家宗教事务局一司徐远杰司长出席法会。


参考资料

标签: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