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发心念慈 > 佛法无边 > >

探索佛教修行:从心性到生活实践

来源:未知   作者:不详   发布时间:2024-04-16 09:03   点击:856次
摘要:从人道到佛道: 在生天、证小乘果等学佛方便中,大多曲折迂回。人的佛性功德最发达,所以人可以学佛、成佛。有的人没有大悲心,虽学大乘义理,却行小乘之道。比如,修天法门、

第一,人定胜天,一般人虽然有很强的自尊心,但却看不起自己,觉得自己太渺小,不肯担当大事,为最高理想而努力。这是错误的,其实人是最有意义的。佛教认为,六道众生中,地狱太苦,饿鬼太饿,没有学佛的动力。畜生也大多愚痴,无法理解佛学。阿修罗疑心太重,不相信佛说的话,再加上他们嗔恨心强,喜欢争斗。他们甚至等不及享受天界的福报,更无心学习佛法。所以,在 "三苦八难 "中,长寿是八难之一。所以,佛经上说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只有人身最难得,才能修学佛法。

有人问:神道教和佛教有什么区别?我说 神教说人间不如天,佛教说人间好。佛教的一个特点是,不应该怀念人的身体,而应该尊重人的身体,发挥人的特点,努力向上。

人何德何能?佛经上说,人有三德,天不如人。大梵天和上帝虽然高贵,但也没有人类伟大。因为人有三特,所以佛陀特地在人世间成佛,教化人类,向他学习。这三种特质是 A. 记忆力--"人 "在印度语中是 "记忆 "的意思。人的记忆力比任何东西都强,他能记住从小到大的一切,能保存和传承几千年的历史和经验。这一点,牛、羊、猪、狗,甚至诸神都不如。人类的智慧是最强的,一切文化和科学发明都是建立在对过去经验的记忆和积累上,然后才能日新月异地进步和发明创造。因记忆而产生的智慧是不如一切的。B. 梵行(Brahmacharya)--克制欲望的冲动,为他人的利益而采取道德行为,为他人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能力。c. 勇气--在萨哈世界的生活中,人们可以忍受任何苦难,克服任何困难。这种决心和毅力也是人类的特点,是天堂所没有的。如果将这三种品质用于 众所周知,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佛经中说,佛性有四德,即智、悲、信、三昧。德能生悲,信乐必生精进,所以人的三种殊胜德性,也是佛性四德中的三种,在人体中特别发达。因此,人体容易修炼成就,人也容易学佛。唐朝宰相裴休说,众生皆可成佛,但在六道中,只有人类才能真正发菩提心,行菩萨行。人的佛性功德最发达,所以人可以学佛、成佛。

从人道到佛道: 在生天、证小乘果等学佛方便中,大多曲折迂回。比如,修天法门、生长寿天是 "八难 "之一,阻碍学佛。有人认为学小乘佛法,修成阿罗汉,了生死后再说。小乘如醉卧中途,不彻底,也不快捷。因此,我们应该走直路,即从人的立场出发,在人间求生,一直到佛的层次。不求生天,不求证小乘果位。依人身,求人身,不离人身,不离佛道,都要从不离人身开始。有的自以为是修佛乘,却信奉天帝玄旨;有的不重智慧,却专攻禅宗,其实禅宗就是天法。有的人没有大悲心,虽学大乘义理,却行小乘之道。天道、小乘毕竟可以化入佛道,但终究是迂回的。特别是在这个时代,人们应该现代众生根性不同,尤其是中国人讲究人伦,所以中国佛教徒应该从人伦做起。随着人伦正气的培养,因行为而产生的佛道功德也会与日俱增,我们离成佛的境界也会越来越近。我们不应虚度光阴,而应利用人生短暂的时间,向着这个目标努力奋斗。

探索佛教修行:从心性到生活实践


参考资料

标签: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