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发心念慈 > 佛法无边 > >

跨越时空的心灵之旅:解锁人生新篇章的二十一个故事

来源:未知   作者:不详   发布时间:2024-05-03 09:10   点击:793次
摘要:说信,离不开悟、行、证。说证,也离不开信、悟、行。在日常的世间法和分别智中,每个人都服从于逻辑或理性,逻辑或理性是构成知识的必要条件,是语言和思维的运用,而禅宗作
跨越时空的心灵之旅:解锁人生新篇章的二十一个故事

(第二十一话)

唐代大悟禅师问云岩禅师:"观音菩萨有千手千眼,你认为哪一只手是她的正眼?" 云岩说:"如人夜摸枕头。" 道果说:"原来如此。" 云岩问:"你明白了什么?" 道果说:"到处都是眼睛。云岩纠正说:"这话不准确,应该是全身上下都是眼睛。" 关于右眼的问题,当然是一个比喻。"夜里摸枕头",如果没有灯,在黑暗中摸枕头,就是调动了全部的身心活动。说 "全身是眼 "也是比喻,实际上,眼就是全身,就是一个生命的全部。学佛、学佛、学修,"信、解、行、悟 "是一个整体,一个完整的体系。它们可以各有侧重,如解行相应、信行相应,求解求证、行证相应,但没有一个是孤立的,它是相互联系、整体运作的,"都起着作用"。说信,离不开悟、行、证;说证,也离不开信、悟、行。它们都是相互交织、相互融合的。

我们通常讲学习,学习是一个系统。要投入学习,完成学习,最基本的必须解决学习的动力、学习的毅力、学习的能力。学习动力,是愿望,是目标,是方向,是信心。学习毅力,是恒心,是决心,是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迎难而上的不懈努力。学习能力不仅包括记忆力、理解力、思维力、听力、说力、写力,还包括身体健康(体力)、学费负担得起(财力)等等。可见,这一体系也是整体的、相互支撑的、互为条件的。信、解、行、证,同样也是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体系。但是,为了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不能不将它们逐一分开。

信--信仰、忠实、忠实的愿望、忠实的追求、忠实的服从、忠实、忠实的奉献,一直到忠实的证明。信愿是一种愿望、一种理想;信求是一种目标;信顺是不带偏见和成见,以开放的心态去包容和接受。张胜雄教授在关于 "五项修炼 "的讲座中引用了一个故事:

说有一个外国人,到上海静安寺游览,向一位老和尚请教,怎样才能学到中国文化?老和尚没有回答,只是提起茶壶,给他倒了一杯水。直到茶壶里的水,全部倒光,才放下茶壶。老外说:"我明白了。" 明白什么?老外说:"有人告诉我,在学习中国文化之前,要清空我心中所有的东西。"

这大概是禅宗公案中的一个故事,张老师用它做了一点修改,但意思非常清楚。意思非常清楚。如果你有一堆先入为主的观念,你就无法接受别人的真理。唯一能接受的办法就是抛弃和倒掉你原有的成见和私见,这就是信仰和顺从。信,就是虔诚和坚信,只有理解,才有真诚纯粹的信仰,这信仰是理性的,是转化为深厚感情的。我有一个深圳皈依弟子,她曾问:"师父,请您告诉我,为什么我一听到讲经说法,一听到开示,一听到大殿里的歌声、诵经声,就要泪流满面?" 这源于她的真诚和敬信(由理智和情感凝结而成的信仰)。信证,就是通过实践获得体验和感悟,能够印证自己的信仰,达到信科,使自己的信仰更加深化,因正见而生正信。可见,信有两个层次,与悟、行、证密不可分,这才是完整的信。

六十华严经》卷六《功德菩萨品》第八行有偈云:"信为功德母,增长诸善法。它能消除一切疑惑,彰显无上大道的发展。

坚定的信仰,不可动摇的信心,是学习佛法、实现佛道的起点,是成就功德的基础。有了 "信",就能增长善根、善业,获得佛法的加持,消除一切疑惑和迷惑,从而显现和发展成佛之道的善因、殊胜之业。这就是告诉我们,要想学佛、知法、悟道,首先要从信仰开始。信仰是指南针,它给了我们方向感和开始的钥匙。这就是为什么《达摩经》也说:"在佛法的海洋中,信心是进入的能力,智慧是觉悟的能力"。

涅槃经》中说:"信而不解,增长无明;解而不信,增长邪见"。信解相依,信解相融,是修行之本。大智度论》卷 20 也说:"闻说而信者,此不名信。智慧知之,谓之信"。可见,信也离不开智慧,"信 "本身就是智慧。

悟--领悟、理解、相信。本经开篇偈云:"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今既见闻,愿解如来真实义。" "见闻"、"受持 "即是修行,在见闻、受持中领悟,领悟佛法的真实义、究竟义、了义。可见,"悟 "离不开 "行",也离不开信和证。"悟 "是由 "信 "到 "行 "的桥梁。见、闻、受来自于讲经说法,来自于知识的启迪;不读书,何以见?不读何以见?不说何以听?不闻何以知?所以《华严经》说:"无人说法,虽智不能解"。

大乘佛法实际上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更高的层次,叫做 "一切法空"。法无自性,空无自性。因此,诸法不可得,诸法本来平等,本来同一。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真空即妙有。这就是不可思议、不可言说的佛法,它超现实、合逻辑、形而上。难怪禅宗有 "起心动念皆是妄,动念即是坏 "的训示,因为佛法和禅是无法用语言和文字来表达的。语言、文字、概念、外相恰恰是一种障碍。不懂禅,不懂佛法,就会被语言、文字、概念、观念所害。语言文字,无论表达多么巧妙,多么动人,充其量只是大同小异,不能一概而论,而且每个人的根性不同,每个人倾听的角度不同,每个人理解的不同,往往会想到岔路口。有一年春节,央视有个游戏节目,一排人,从第一个人依次往下传一句话,传到最后,面目全非。可见,语言的功能实在有限,再加上生活中的 "言者无意,听者有心",对于 "有心 "的发挥,事情就会完全变质、变味。有感而发南朝傅大士有句名言:空手执锄头,步行骑水牛。人过桥,桥水不流。

从字面上看,不仅与事实不符,而且不合逻辑。然而,不能作字面的理解,在禅的语境中,在世俗法中,以超越逻辑或理性为前提,既不能言说,也不以知识的多少为标准,不讲技术的有无,不凭实力,不论资格,不受逻辑或理性的限制。在日常的世间法和分别智中,每个人都服从于逻辑或理性,逻辑或理性是构成知识的必要条件,是语言和思维的运用,而禅宗作为佛陀的出世间法,恰恰是将人的智慧从逻辑和理性思维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获得了绝对的需要通达和无碍。因此,这种解需要智解,而智解又离不开智悟,离不开顿悟和开悟。

第二个层次是普通的适应性层次,叫做应机而语、应病而药。这是好的,也是方便的,是可以想象的,也是可以言说的。它是一种隐喻、一种论述、一种比喻、一种题材发挥、一种文本范式。在上述高层次的出世间法中,不仅要破自控、破法控,还要破空,破了空就没有法了,就没有佛了,就没有话可说了。在任何一种世间法中,哪一种学说愿意否定自己,否定自己呢?唯有佛教,空观涅槃,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连自己都否定。在 "人能弘道 "的第二个层面,能说的,今天正在说的,将来还要说的,不断探索、不断描述、不断介绍给信徒的,只能是善巧方便说的基本层面,这样才能充分彰显正理,重重无尽。因此,由近及远,由浅入深,融会贯通,总是必要的,不可或缺的。深悟法味,智慧长生。只有在理解和领悟了佛法之后,才能增强信心,走正道,做到佛所行,行所难。

行--实践、培养。"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修行有很多子步骤,每个宗派都有自己的修行要求、规定和方法。最基本的,如皈依三宝、见闻读诵、上香献花、礼佛拜佛、持戒吃素、慈悲助人、乐善好施、依解行事、依教奉行等,都是日常功课,也是主题内容。当然,还有 "五法行 "和 "六法行",最著名的是 "十法行":书写、供养、布施、谛听、读诵、受持(接受教法并牢记于心)、演说(讲经说法)、讽诵、思惟、修行。这在《中观论》中有详细论述。佛教既是理性宗教,也是实践宗教。"跛僧论法,能说不能行",那是不可能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觉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修行方法。禅者参禅,净者念佛,禅净双修,显密相融,禅净双修,禅净双修。在僧侣中,还有一种人专门苦修。他们只吃一碗饭,只穿一件衣,只睡一张榻,没有钱。他们住茅屋,经风雨,忍寒暑,无所求。难舍能舍,难忍能忍,难行能行。这种苦行精神、苦行毅力,也是我们十分敬佩的。修行无止境,波罗蜜多的精髓,修苦行也好,修其他法门也罢,总要依法而行,但只能与法相应而行,才是悉昙的第一义。无论难与易,苦与不苦,都要坚定信念,永不退转。因此,"行 "仍然离不开信、解、悟。"信 "是 "行 "的基础,"解 "是 "行 "的前提,"悟 "是 "行 "的目标。


参考资料

标签: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