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发心念慈 > 佛法无边 > >

浮屠:神秘塔的象征,探寻佛教文化的奥妙之旅!

来源:未知   作者:不详   发布时间:2024-05-02 11:20   点击:141次
摘要:关于浮屠,有两种不同的解释: 一是梵文Buddha的音译,与佛同音,即佛陀。据《浮屠论》,皆佛异译。中国佛教徒多将佛浮屠视为舍利塔。浮屠引文解释2. 佛语。二是梵文Buddhastupa的音
浮屠:神秘塔的象征,探寻佛教文化的奥妙之旅!

浮屠(佛教解释)

浮屠,在《佛学大辞典》中解释为:又作浮屠、惠土。据《浮屠论》,皆佛异译。佛教是佛陀创造的。古人称佛教徒为浮屠。佛教为佛道。后来又称佛塔为浮屠。后来人们觉得佛字太麻烦,就简化为一个 "佛 "字。

七级浮屠 "是什么意思?

佛都也指佛塔。七级塔就是七层塔。在佛教中,七级塔是塔的最高等级。佛家认为,七层宝塔约为百米高的大佛像,建这样的大佛供养,功德无量。如果你救了一个人的命,那么你获得的功德比建塔供佛还要大,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浮屠的基本概念

浮屠观音是中国民间创造的。关于浮屠,有两种不同的解释: 一是梵文Buddha的音译,与佛同音,即佛陀;二是梵文Buddhastupa的音译。

astupa译误,即佛塔。(全文汉译为 "佛塞波")。

中国佛教徒多将佛浮屠视为舍利塔。因观音持舍利塔,故名浮屠观音。明代版画集《慈容五十三现》和《观音三十二相》中均有浮屠观音。其造像特点是 观音立于莲花之上,右手持九级佛舍利塔,左手为无畏印。舍利塔汉译 "塞波",古印度佛教徒为埋藏佛祖舍利而建的塔,后来演变成佛教的重要标志。佛教徒对舍利、佛发、佛指、佛牙顶礼膜拜,视舍利如佛陀本人。佛塔又称功德聚。

建造佛塔福堂被视为建立功德的事情。舍利塔也被佛教视为宝物和法器,如四大天王中的多闻天王(即毗沙门天王),手中所持的宝物就是舍利塔。大悲陀罗尼经》规定 "梵语,此是观世音菩萨示毗沙门天王降魔相,天王手持浮屠宝塔,意在护持修行者,护导十方诸佛,能令一切魔障望风远避,使一切恶鬼邪魔闻声,悉皆远去。"可见,浮屠宝塔是观世音菩萨降伏魔障的法宝。

西游记》中将毗沙门托塔的形象搬到了唐初大将李靖身上,成为著名的 "托塔李天王"。在民间,该塔还被视为护佑财富的福塔。因此,这尊观音法像在民间深受崇拜。

浮屠引文解释

2. 佛语。梵语佛陀的音译。指佛教。南朝梁范镇《神灭论》: "浮屠害官府,桑门虫庶民。风起云涌,荡气回肠"。新唐书-李夷简传》: "[易简]将死,告以不厚葬,不事浮屠。" 庆云敬《香山先生家传》: "相传香山先生之学与浮屠、老氏杂。"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喇嘛)又似与浮屠同,其髠头不蓄发者亦同。"

3. 佛语。梵文 "佛 "的音译。指僧人。唐-韩愈《送佛文长史序》: "佛文昌,佛也"。宋王禹偁《刘赞山写真迹赞》序: "(刘毅)堂上有母,欲见其面而不能归,弗度神秀为写其真,使其弟抱归以慰倚门之望。" 清刘北极《游黄山记》: "若有佛者,持钵倚门,谓之空相庐。"

4. 佛语。梵语佛陀的音译。指佛塔。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一》: "阿育王起浮屠于佛迹处,双树并塔今已无"。宋苏轼《荐城禅院五百罗汉记》:"又作铁浮桥十有三级,高百二十丈。" 明袁可立《甲子仲夏登署楼观海市》: "错落成形,或如盖、如旗、如浮桥、如偶语、春树,远近不同,桥渚相接,时隐时现,乍看之下,真有画家不能尽其技也。" 清-李渔《蜃楼楼记-传书》: "你慈悲救苦,我鞠躬皈依,胜造七级浮屠。"

5. 佛语。梵文 "佛 "的音译。古称伞顶、旗顶。因其形似塔顶,故名。金史-艺文志》:"伞制,太子三妃皆青罗表紫里,金浮图。" 明史-流贼传-李自成》: "标营白旗黑标,自成独白鬃大旗银赋。"

6. 佛教。梵文 "佛 "的音译。游戏中掷骰子而成的一种宝色。宋武曾《能改斋漫录-神仙鬼怪》: "张顺公守洪州,尝因燕客,掷骰子赌酒。乃自默然占之,如异日登台辅之,即成贵色。一掷佛面浮图,再守其骰秘,至相犹在。" 宋元文《骰子评》卷六:"博者以一二三四五六掷为浮图,岂非以一二三四五六为浮图之形,由细至粗者乎?"

7. 佛图镇 浮屠镇位于湖北省阳新县中部,明代以前称 "浮屠城",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该镇东距长江30公里,南距九江100公里,西距岳城250公里,北距黄石45公里,距武汉100公里,总面积230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216个生产组,8.3万人。


参考资料

标签: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