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发心念慈 > 放生起源 > >

放生要怎么放生,解牢狱之灾放生什么鸟 其实,我们的“心”才是宇宙人生的

来源:未知   作者:不详   发布时间:2022-11-16 04:06   点击:866次
摘要:如果心中一直想要利益世间,照顾世间,与人为善,给人好缘,这就是清净心了。只是一般人都喜欢看你看他,看人的善恶好坏,却不明白自己的“心”,所以佛教的禅门很讲究“观心

观心的五法

世间上,多数人喜欢看外面,不喜欢看里面,经常都在“心外”求法。其实,我们的“心”才是宇宙人生的根本,无论什么,都通达于心,都源于一心。只是一般人都喜欢看你看他,看人的善恶好坏,却不明白自己的“心”,所以佛教的禅门很讲究“观心”为本。怎样观心呢?试提五法如下:

一、观心正邪:我们的心,时而天堂,时而地狱,时而善美,时而邪恶,不易了解。尤其人喜欢“护短”,对自己心里的善恶正邪,容易护短蒙蔽,因此不易正确了如。其实,心中有因果、道德、慈悲、是心为正;心中充满了邪恶谬执,是心为邪。如果能观照自己的心是正是邪?就能知道自己的做人,是正或不正了。

二、观心贤愚:我们的心是贤是愚,如何判别?所谓贤者,就是贤惠善良,所谓愚者,就是痴迷,就是愚昧。有的人以反为正,以善为恶,虚妄错误,所谓“不按牌理出牌”,都是因为没有观照自己的心,没有把心转愚为贤之故。

三、观心动静:吾人之心,每天二十四小时几乎都在妄动,一生数十年岁月,也总是不得停止,即便是睡眠,也会离开眼耳鼻舌身,单独作种种梦境。心能上山下海,心中充满人我是非,其实都不是真实的,只是说明心之好动。加入我们能观照自己的心,能“制心一处”,让心静止不动,所谓“一念不生”,何愁万事不办呢?

放生的话语

四、观心净秽:我们的心是清净心还是污秽心呢?如果心中充满贪欲、嫉妒、邪执,嗔恚,这就是心的污秽;如果心中一直想要利益世间,照顾世间,与人为善,给人好缘,这就是清净心了。一个人的心如果能清净,时时观照它,不让它迷失;把握住心,才能把握真正的自己。

五、观心大小:吾人之心,实在说“心如虚空,量周沙界”,我们的心无处不遍,无所不在。但是有的人,心量之小,例如婆媳不能互相包容,夫妻不再相爱的时候,视如仇人,总想去之而后快。有人说,我们的眼睛容不下一粒沙;如同我们的心,不能容下一个人,一件事,所以不能成其大。

放生要怎么放生,解牢狱之灾放生什么鸟 其实,我们的“心”才是宇宙人生的
阿含解脫道次第第四章

第四章惭愧心

一杂九八七(一二四三)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二净法,能护世间。何等为二?所谓惭、愧。假使世间无此二净法者,世间亦不知有父母、兄弟、姊妹、妻子、宗亲、师长尊卑之序,颠倒浑乱,如畜生趣。以有二种净法,所谓惭、愧,是故世间知有父母,乃至师长尊卑之序,则不浑乱,如畜生趣。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世间若无有惭、愧二法者,

违越清净道,向生老病死。

世间若成就惭、愧二法者,

增长清净道,永闭生死门。

二长二

知惭,耻于己阙。

知愧,羞为恶行。

三杂一二三八(五七八)

常习惭愧心,此人实希有;

能远离诸恶,如顾鞭良马。

四增三八六

人作极恶行,悔过转微薄;

日悔无懈息,罪根永已拔。

五中四五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比丘无惭无愧,便害爱恭敬;若无爱恭敬,便害其信;

若无其信,便害正思惟;若无正思惟,便害正念正智;若无正念正智,便害护诸根、护戒、不悔、欢悦、喜、止、乐、定、见如实、知如真、厌、无欲、解脱;若无解脱,便害涅槃。

若比丘有惭有愧,便习爱恭敬;若有爱恭敬,便习其信;若有其信,便习正思惟;若有正思惟,便习正念正智;若有正念正智,便习护诸根、护戒、不悔、欢悦、喜、止、乐、定、见如实、知如真、厌、无欲、解脱;若有解脱,便习涅槃。

【法义分享】

一个人若能看到自己的不足,就会虚心学习。若能照见自己是处在井底的青蛙,才会愿意、才有可能跳出那狭小的框框。

修行路上,常常在稍有所得、稍有突破后就志得意满、我慢升起、想为人师。名利的腐蚀性很强、很大。迷失在名利堆中的人,会用冠冕堂皇的理由来掩饰自己的贪染、慢染。明眼人是很清楚的。只是在当事人还没有惭愧心之前、心不柔软、机缘不成熟之际,也没办法协助当事人突破。

在修行路上,只要还没找到究竟涅槃的彼岸,都要不断虚心的学习求教,如此才能一层一层的超越。


参考资料

标签: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