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发心念慈 > 放生仪轨 > >

代放生鲫鱼的注意事项,切莫误解了佛教放生的本意及注意事项

来源:未知   作者:不详   发布时间:2023-02-22 17:36   点击:500次
摘要:正在《竹窗三笔》中,还有〈杀生人间大恶〉、〈杀生非人所为〉、〈人没有适宜食众生肉〉等文,鼓动勉励戒杀放生。若在放生时,没有故意让它们重遭坎阱而受刀俎之苦,且开示被

一、堕胎代放生什么

1、

「放生」典出于大乘佛经,盛行于中国内地,西藏亦然,还传播于日本和临近的韩国取越南等地。放生的流动是基于众生同等的慈善精力和循环存亡的因果看法。所谓「吃它半斤,还它八两」。放生一事.本意是为了感发世人戒杀护生之心.实施自身怜悯不忍之念罢了。每一个人的善根全是不一样的。即使不克不及所有打动他们,可是只要打动一人,此一人一生中即少杀若干性命,何况不止打动一人呢!又放生者应当茹素.如许就能够以茹素的好处,取统统有缘人说。若是仿照照旧食肉,放生之好事还是不可捉摸的.但自身言行破绽百出,他人又何能受到感导呢?若是可以既戒杀又放生护生,自然好事倍增,此等感到灵验的事例,史不绝书。

2、如一九七四年越南沦亡后,向外避难的灾黎一波接著一波,其遭受有幸取不幸。有的未及逃出越南境内,又被抓了归去;有的在海上漂泊,一命呜呼;有的虽然逃出越南,但无收留之所,乃至被遣送归去。不外,凭据逃亡乐成的灾黎所述的经历,假如达不成逃出越南的目标,能够请外洋亲戚或灾黎自身买鸟或鱼类放生,只要一次或两次就会奏效,顺遂成行。

3、正在《杂宝藏经》卷四记录:有一沙弥的师父见他七日以内寿命将末,要沙弥返回俗家,七天以后再来,但没有阐明缘由。他正在返家的路上,看到一处水池缺口,池水灌入池边的蚁巢,众蚁镇静夺路逃生。可是蚂蚁逃生的速度那有水池缺堤那末快速?眼看无数蚂蚁行将淹死,沙弥就用自身的法衣包上土,把水池缺口堵住,救活了所有的蚂蚁。过了七天,沙弥正在俗家玩得无聊,又回到他师父跟前。师父一见,觉得惊奇,问他这几天当中末究发生了什么事,沙弥认为师父说他犯了戒做了坏事,异常惊骇,答说什么还没做。师父是罗汉,即用天眼调查,知他是做了一件小小的功德,那是救起被淹的蚂蚁。厥后这位沙弥转夭为寿,得以龟龄末老。

4、放生的按照,最为佛教徒所熟悉的,有两部经。一是《梵网菩萨戒经》,此中提到:「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统统须眉是我父,统统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是故六道众生皆我怙恃,而杀而食者即杀我怙恃亦杀我故身。统统地水,是我先身,统统火风,是我本体,故常行放生,生生受生。若世人见杀畜牲时,应便利救护解其磨难,常教养讲说菩萨戒,救度众生。」

5、另外一部《金光亮经》卷四〈流水父老子品〉,还提到有关释迦世尊往昔行菩萨道的一段记录:那时世尊名叫流水父老子,有一天他颠末一个很大的沼泽,时逢天旱,并且有些人为了打鱼,把上游绝壁处的水源梗塞,使得池中水位急速下落。父老子目睹上万巨细鱼类接近殒命边沿,又没法由其上游决堤引水,因而为了救活鱼群,不得不已向那时国王恳求派两十只大象,用皮郛盛水运到池中,直到池水满意,并且饲以食料,刚才救活这一些鱼群。

6、《梵网戒经》是放生的理论根据,《金光亮经》则是开设放生池的根据,其他大乘经如《六度集经》卷有赎鳖的放生纪录,而别的玄奘三藏《大唐西域记》卷还讲到雁塔的故事。如传说正在中印度摩掀陀国有一个小乘的寺院,住著若干小乘比丘,他们原来没有由三种净肉;所谓三种净肉,是指没有见为己杀、没有闻为己杀、没有疑为己杀的肉类。有一天,一名比丘没有获得肉,正好有一群雁由天空飞过,他就向雁群祈祷说:「本日有僧缺供,大菩萨您应当晓得时候了。」雁群回声主动堕地而死。比丘原来没有敢相信大乘,没有敢相信雁是菩萨,所以用戏言来讥讽大乘,想没有到那一群雁便是菩萨闪现而来感染他们的。小乘比丘忸捏没有已,相互传告:「这是菩萨,何人敢吃?由今以后,应依大乘,没有再食三种净肉。」而且建塔营葬雁体。

7、可见,放生是由戒杀而衍生的,还可以说,戒杀的进一步必定是放生。戒杀仅是止恶,是悲观的善行,放生救生才是紧密的善行;假如仅仅止恶而没有积德,没有全是大乘佛法的精力。因此在中国,由北齐萧梁以来,便发起断肉食、没有杀生;且放生的民风还今后慢慢睁开,由朝廷以致民间,由僧众而至俗人,都以素食为尚。而历代当局为了暗示推行仁政,年有很多天还按期禁屠;而由中心以致处所,大概为了祈雨禳灾,还都有放生禁屠之举。如梁武帝就曾下诏禁止屠戮性命以祭奠宗庙;梁代慧集比丘,自燃两臂游历诸州,以乞化所得赎生放生;

8、陈隋时期的出名释教魁首,晒台宗四祖智者大家见临海渔民打鱼杀生,大起慈善,召募善款采办临海一所作放生池,兼为渔民引经据典,渔民闻法后接踵转业转业,好生由善,并献临海江沪溪梁六十三所,达三四百余里,全数作为放生池。此刻的杭州西湖,便是大家昔时所创的古放生池。

9、此后由唐至宋及明,无不流行放生。如唐肃宗时,刺史颜真卿撰有《世界放生池碑铭并序》。宋代的遵式及知礼两位大家,还死力发起放生。

10、明末莲池大家云栖株宏是历代高僧当中发起放生最紧密的一名。他正在《竹窗漫笔》中有〈如来没有救杀业〉、〈食肉〉、〈斋素〉等文;又正在《竹窗二笔》中,写有〈衣帛食肉〉、〈戒杀延寿〉、〈放生池〉、〈医戒杀生〉、〈因病食肉〉等篇;正在《竹窗三笔》中,还有〈杀生人间大恶〉、〈杀生非人所为〉、〈人没有适宜食众生肉〉等文,鼓动勉励戒杀放生。除素食的文字以外,他还写了〈放生仪〉及〈戒杀放生文〉,以备民众于放生时,对所用典礼有所依准。正在当代人中,有弘一大家书、丰子恺绘的《护生绘集》计六册;尚有一名蔡念生运辰居士,平生发起戒杀放生,他编集了历代有关植物还有灵性和感到的故事,成为一书,名为《物犹如是》。

两、秋日能代放生乌龟吗

1、不外,当代社会科技进步,人口密度收缩,生活空间缩小,要想求得一个绝对安全可靠的放生池和放生地区,是相称难题的。其难处除渔、猎的网捕射杀取打捞以外,还有自然环境的限定。如本日的台湾取美国,只有野生植物掩护区。另外,有些人基于爱心或掩护自然环境的态度,疏导社会民众不必要乱捕滥杀,以防粉碎生物互相生克的自然和谐,还是为了援救稀珍植物濒于灭种的危机,这一些跟释教放生的本意虽相应但不不异。假如我们仅把要放生的生物无限定地流放在自然景观植物掩护区,到了饱和水平,还会有些人以节制滋生和适当的捕杀等体式格局来调理其生活空间的。

2、是以,我们到哪儿放生?若是是鱼,有人用钩钓、网捞;若是是鸟,有人用枪射、网捕。本日的鱼市场和鸟店,所售的商品有些是野生的,有些是来源于人工繁衍的鱼池和鸟园。它们都有各自生计的习惯,有些基础没有顺应自然环境而自求生计的本领。必然的鱼类必需生计于必然的水质、水深和水流的环境中;买淡水鱼放于大海,买海鱼放于淡水,全是大问题。若是是鸟园繁衍的鸟类,它们不曾正在自然界寻食,便大概乃至不知道草丛树林间的草种树果等还能够作为食品;若是放之于田野,并不是饥饿而死便是被其他植物或鸟类捕食而亡。正在这类情况下,我们是并不是还需要放生?是并不是还应该放生?

3、这确实是很是不幸的事实,自然环境的限定使得放生活动愈来愈难题。不外,放生的本意正在于当下放生的动机,如盼望被放的生物可以耽误寿命;至于可以耽误多久?我们必需尽到研讨、思量和照应的义务。比如说,要放鸟类,就先得思量放什么鸟、正在那儿放、什么时候放,才比力宁静有用;放生鱼鳖水族,还当首先研讨视察它们的生态、习惯和来历,然后挑选最适度的机遇,放到我们感觉最宁静合适的中央。若是不克不及求得百分之百的靠得住,有百分之五十还不错,纵然本日往放生,明日它们又被抓,还是无可如何的事。

4、对此,印光巨匠还有精炼的开示:“大鱼食小鱼.固有此事。放之又遭捕.亦没有可以无有。若谓小鱼被大鱼食尽无余.则无此事理。放者尽被人复捕往.亦无此事理。何得如是过虑。比如救济难民.或取一衣.或取一食.亦可没有至即逝世。正在彼则当曰.此一衣一食.何能令彼毕生温饱.取之有何好处。没有如令彼冻饿而逝世.便可没有至长受冻饿矣。又如强盗劫人.有力者为之捍御。彼将曰.汝若能捍御彼平生.则为甚善。唯捍御一时.究有何益。反没有如任被掳掠一空.厥后没有至再被掳掠之为愈还。怙恃之于子.经常抚养.而慈母没有可以抚身后之子。彼将谓.既没有可以抚养.没有如杀之之为愈乎。正人建德.没有以善小而没有为.没有以恶小而为之。彼必期于弹无虚发.方肯行放生.则令世人尽寿皆没有行戒杀放生之事矣。其人未来必膺万无一人能救己于逝世还.哀哉.疼哉。"

5、我们的目标是为启示增加放生者的慈悲心和对众生的救助心,至于被放的众生,还有它们本人的祸福因果和人缘。若在放生时,没有故意让它们重遭坎阱而受刀俎之苦,且开示被放的众生,为其说三皈、讲佛法;发愿回向,它们还能今后离开异类身,转生为人,上升天界,往生净土,发菩提心,广度众生,早成佛道。我们但求能经心而为,尽力去做就好。

6、附:放生应注重的事项(印光巨匠)

7、(印)光一直没有主张于佛菩萨诞期,及各朔望好日期放生。此事已成铁案。捕生者特为放生者多捕,则买而放者,亦多有因放而捕来耳。然情面多好名,此各日放生则著名。又情面多以沿袭了事,若没有于此各日放,则便没有肯特为买放矣。光虽为人如斯说,究亦只成空口说。

8、(笔者注:切不可取贩卖者提早预定放生物种类、数目、金额等,如许可能会促使贩卖者特地去捕获,放生的目标将会北辕适楚,达不到慈善救生护生的目标了!)

9、买物放生,须善设法,勿立活期,勿认定地,勿议定物。随缘买放,生得实益。若活期,定地,定物,则是促人多捕矣。买牛,羊,豕,须有终年草料费,为数甚巨。然每有放者,或没有纳费,则须办者代买。似宜以资交解决之人,令彼随意,或买生物,或买草料,为合宜耳。师寿之劝人放生文,甚好。但当以劝人戒杀茹素,护惜物命为事,则没有费财帛,没有招多捕,其好事甚大。

10、放生之款,适用于放生之各类零费,只期本人无有他用,固无所碍。然亦无妨于众集时,为众阐明。则自他俱可无虑矣。


参考资料

标签: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