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发心念慈 > 佛法无边 > >

惟贤长老:清净莲花,绽放禅宗传奇

来源:未知   作者:不详   发布时间:2024-04-25 10:23   点击:976次
摘要:的问题时,长老的回答无疑是对我们为什么要倡导和实践人间佛教的最好解释之一。虽然物质条件如此简陋,但房间的主人--惟贤长老的内心世界却像一个大宝藏,装着佛教的三藏十二部

莲花清净

--记著名高僧惟贤法师

作者:根先生

山城重庆,因常年多雾而素有 "雾都 "之美誉。长江、嘉陵江在山城交汇,北岸是繁华的朝天门码头,南岸是玄坛寺狮子山,慈云寺就坐落在狮子山上,依山而建。关于狮子山的来历,笔者不得而知,但佛教中人都知道 "狮子吼",其形容为佛祖说法,无所畏惧,声震十方,群魔臣服,犹如狮子一吼,百兽皆服。当代名僧惟贤禅师曾驻锡狮岩慈云寺,经常表演狮子吼,弘扬正法。慈云寺的晨钟暮鼓、僧尼歌声、长老狮吼、长江轮船汽笛,构成了一曲优美的交响乐。

沿着山门三十多级石阶拾级而上,便来到一个并不十分宽敞的院落,正中是大雄宝殿,四周是一圈木质结构的二层小楼,由于年代久远年久失修,显得有些破旧、狭小、拥挤。左侧有一狭窄的楼梯,沿楼梯上二楼,左侧第三间是惟贤长老的方丈室。门口摆放着一盆盛开的绢莲花,笑脸相迎,欢送各界人士。

方丈室为内外套间,内室为长老寝室,外室为客厅和书房,总面积加起来有 40 平方米。房间里的陈设极为简单,除了必备的桌椅茶几、墙上的几幅字画外,别无他物。虽然物质条件如此简陋,但房间的主人--惟贤长老的内心世界却像一个大宝藏,装着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经典,装着对众生的慈悲,装着对人民的关爱,装着三宝的恩泽,.......。

惟贤老人,四川省蓬溪县人,已86岁高龄高龄。他中等身材,十分清瘦,面色如婴儿般红润,目光如大海般明亮深邃,形态不凡,谈吐诙谐睿智,神情安详自在,恰似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濯清涟而不妖。

I. 孜孜不倦报四恩

长老幼年父母双亡,世间苦难,过早尝尽。他七岁开始读私塾,三年读熟 "四书"、"五经"。十至十二岁在蓬溪县白塔寺读书。先后培育他的老师有引领他入佛门的定光法师、创办龟山佛学院的王恩洋先生、曾任汉藏教理院院长的太虚大师、为他剃度沙弥的法尊法师、为他剃度比丘的雪达法师等。在众多师长中,最难忘的是为他一生奠定儒学基础的王恩洋先生和为他一生奠定佛学基础的太虚大师。

每当谈起这两位大师,这位已是耄耋之年的长者都十分动情,大师们的音容笑貌、谆谆教诲仿佛就在眼前。

"他说:"我对王恩洋先生和太虚大师一直有着特殊的感情,他们都是我人生道路和佛学研究事业的领路人和亲教师,我一辈子都忘不了他们。

"13岁那年,我到王恩洋先生创办的龟山佛学院读书。王先生教我们识字,让我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这是我的知识启蒙,我的儒学基础就是在这里打下的。王先生还精通佛学,尤其是唯识法门,我一生之所以在唯识学上有很大的收获,与王恩洋先生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当时要求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背书,《唯识三字经》、《佛说三字经》、《八十则颂》、《二十唯识颂》等经典都要求我们背诵。其次是讲解,然后贯穿全义,抓住提纲。此外,学习时要做到眼读、耳听、心记相结合。老师讲的时候,我们记笔记,记下来之后,整理好交给老师,不懂的地方还要再改,这样才能不断地举一反三。"

先背诵,后理解,再通义,这种老套的学习方法或许在今天很多人都不会想到。然而,正是因为年轻时打下了深厚扎实的儒佛基础,长老在讲经时,才能深入浅出,长短得当,收放自如。凡听讲者,无不各有收获。他丰富的学识、敏捷的思维、超常的记忆力,使与长老交谈过的大学教授和学生发出了 "您简直是一本活字典"、"您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 "的赞叹。

长老丰富的知识不仅限于佛学和儒学,他还阅读了黑格尔、柏拉图、摩尔等许多西方哲学家的著作,背诵了《黄帝内经》等医书,阅读了《二十五史》、《资治通鉴》等史书,并不断涉猎社会、自然和其他各种科学书籍。他甚至在 "文革 "期间因犯错误被关进监狱时,还系统地研读了马恩全集和毛泽东全集。监狱举办学习班时,他用一天的时间介绍了自己学习毛泽东著作的心得体会,令监狱长十分惊讶和钦佩。就是今天,他还经常去书店买书,抽时间读书。讲经时,他旁征博引,中西合璧,古今贯通,是一本活的百科全书。

"16岁时,我考入太虚大师创办的汉藏教理院学习。太虚大师是我信佛修行的引路人。太虚大师是佛法的龙象,他不仅是一位学者,而且因为身在僧团之中,他更关心佛教自身的发展,所以他主张改革佛教,提倡三大革命,宣传'人生佛教'的思想。这些思想一直影响着古今佛教界。学院汇聚了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如法尊法师、大方法师、印顺法师、雪松法师,以及黄灿华、陈建民、潘怀素等僧尼,开设了汉藏佛学、佛教史、文学、国学、历史、自然科学等课程。一些社会名流,如郭沫若、老舍、田汉、梁漱溟、马寅初等也来该院演讲,一时风靡一时。在这样良好的环境中,我接受了系统的佛学教育,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做人。汉藏教理院的院训是 "淡泊、宁静、致远、敏行"。淡,就是淡泊物欲,不贪不嗔,以持戒为本;静,就是心静如水,即保持禅定;敏,就是敏锐的洞察力,即敏锐的洞察力。是的,惟贤长老如今被尊为唯识学泰斗,得益于他年轻时的恩师--专攻唯识学的王恩洋先生;被佛教界尊为佛学大师,得益于他年轻时的恩师--佛教领袖太虚大师的教诲。为了报答恩师、报答三宝、报答众生、报答国土,长老继承了两位恩师的遗志,在宗教政策落实后,率先创办了重庆佛学院培养人才,率先在全国开展 "希望工程"、"母亲工程",以 在全国开展 "希望工程"、"母亲工程",济贫救苦。因其深厚的佛学功底,他应邀到各地讲经说法,宣传人间佛教思想,颇有当年太虚大师的风范。

二、人间佛教照亮前行之路

佛教浩如烟海,博大精深,什么才是最适合当今社会的?佛法不分高低贵贱,当机妙用,犹如医生治病,需要辩证施治,药到病除。六祖惠能大师有偈曰:"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求兔角"。

自唐代以来,中国佛教有八大宗派,有明有密,有禅有净,有大有小,有宗有圆,但都相互包容,思想和谐无碍。众生有不同的病,应服不同的药,但无论修哪一法门,都要在人间实证。

义贤法师讲的是净土法门,修的也是净土法门,而这个净土法门就在我们现实的人间。他继承太虚大师的遗志,提倡人间佛教,宣传人间佛教,实践人间佛教,曾写过五首赞美人间佛教的诗。其中一首写道

太虚提倡菩萨行,人格圆满即佛成;

朴老顺应新时代的潮流,将这两层意思融会贯通,是一种独特的创新;

鞠躬尽瘁,松柏万年青;

继往开来,承前启后,人间佛教一片光明。

的确,长老无论在哪里讲经说法,都会讲到人间佛教,无论讲到哪部经典,也都会落在 "人间佛教 "这四个字上,而针对僧人提出的 "什么样的佛法能够救世?在回答僧人 "什么样的佛法能够救世?"的问题时,长老的回答无疑是对我们为什么要倡导和实践人间佛教的最好解释之一。

"在佛教中,一切佛法都可以救世,但佛教中有原则和方便,具体来说,就是要符合原则和机缘。契理,就是要符合佛教的原则,发扬佛教的优良传统;契机,就是要契合时代,根据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时代来实践方便法门。过去太虚大师提出的人生佛教,现在赵朴老倡导的人间佛教,都是以佛教的精神做世间的事业,达到了二义的融合。所以,这种人生佛教和人间佛教体内的内容,是当今人们最能理解最能契机的法门。"

修行人间佛教,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宇宙观和价值观。关于这一点,长老不厌其烦地从各个角度反复讲授:

"我们今天做人,就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作为一个人,时间是有限的,百年光阴就是一瞬,要用很短的生命去创造无尽的价值。这种价值在于利用佛陀的大智慧、大慈悲,将自我与宇宙融为一体。这样,人与人之间、人与生灵之间平等相待,慈悲为怀,宽宏大量,就能消除纷争和战争。这正是今天政府所提倡的 "和谐 "的含义。如果我们能做到这种 "和谐",人类文化就能向前发展,否则就会倒退。

"佛教哲学,即看待问题和事物的方式,是心灵和物质的总和。它不是唯心主义,也不是唯物主义,不是哲学上的唯心主义,也不是唯物主义。有心,就有物;有物,就有心;心物和合,即透过现象看本质,放下现象看本质,还原自己的妙明真心,也就是在因缘法中体性空寂,消除我执和法执,就能看到万法的体性实相。对于宇宙的观察,对于事物整体的观察,要了解他的实相,这个实相就是业空;对于宇宙中业空的观察和思考,这就是佛教的宇宙观。以这种宇宙观指导我们的行动,就是正确的行动。

"一个人能够做到三业清净,身口意不造恶业,同时又能发菩提心,利益众生,不扰乱他人,不给他人添麻烦,这就是菩萨心,这就是佛法的价值所在!这就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方法--利己也利人,自觉觉他,自利利他。"

III. 行住坐卧皆有定

长老每天的生活和工作,用 "日复一日 "这个词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每天早上4点钟一起床,就开始一天的忙碌,上殿、处理寺务、接待客人。作为重庆市佛教协会会长,有时还要主持各种会议。直到晚上七八点钟以后,才有客人来访,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他一般晚上九点钟左右就休息了,但因为写文章、看书、改稿等事情,经常到深夜。虽然工作繁忙,但他的内心是平和、纯净的,真正做到了 "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

2004年7月21日,因为请长老讲 "唯识学在佛教中的地位",我去了慈云寺,目睹了长老一天忙碌而踏实的生活。

他凌晨四点起床,洗漱、整理、穿衣,五点去寺庙,七点吃早饭,八点左右休息片刻后开始一天的工作。当天,"唯识学在佛学中的地位 "讲座于 8:30 开始,长老口述,我边听边记录。

从 8:30 到 11:00,因为接听电话和处理寺庙里的琐事,讲座和录音中断了 5 次,每次 1-5 分钟不等,还有一次在接待来访者时中断了约 30 分钟。令我惊讶和印象深刻的是,每次中断之后,他再次发言时仍能继续刚才的内容,而且思路依然连贯。从那时起,我就明白了 "大修行人,时时在禅定 "这句话的含义。

"文革 "期间,我被冤狱关押了 26 年零 10 个月。在狱中,我虽然不能公开表达对佛教的信仰,但内心的信仰始终未变,以一颗平常心对待生活。有一次,我发烧到 40 度,医生说我快不行了,必须做好死亡的准备。我在心里默念大悲咒,几天后高烧全退了,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我的病突然好了,只有我明白,这都是因为我的定力和菩萨的加持力,战胜了病魔。"

如果说这件事让我们感觉更加遥远,无法体会,那么,在 2002 年,一件事就足以让我们信服。

2002年7月19日上午,长老因接电话,不慎摔断左腿,左腿股骨骨折,去医院做了人工骨手术,8月20日即能下地行走,9月16日竟能来京参加中国佛教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会议!俗话说 "伤筋动骨半年功",82 岁的长老仅用了一个半月就恢复了健康。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问其原因,长老却回答说:"这是我的定力和佛菩萨加持的结果!" 由此可见,禅定的力量和佛力确实不可思议。

四、出水莲花净

莲花,被宋代哲学家周敦颐誉为 "君子之花",并著有《爱莲说》,从莲中抒发自己清正廉洁、淡泊明志的情怀,力争在污浊的尘世中做一个君子。但莲花的象征意义,在佛教中更为深远,更为广泛。佛、菩萨脚踏莲花,手持莲花,印为 "莲花印",曰 "口吐莲花",经典有《妙法莲华经》,描述的是以圆融、和谐、清净、庄严、美妙的世界为莲花藏的世界。可见莲花在佛教中的重要地位。

"菩萨出世入世的精神就像莲花。莲花的功德是妙、香、净,妙是指它很有智慧,身在污泥而不染;香、净是指它品格高尚,虽身在污泥而不舍污泥,不舍众生,还能喷出香气,净化国土。诸佛菩萨不舍众生,以大悲大愿、入世精神,广行六度万行,难行能行,难忍能忍,这就是莲花精神。" 十五年前,长老应邀参加净土宗祖庭卢山东林寺举办的莲花会,在会上首次提出了莲花精神。

惟贤长老:清净莲花,绽放禅宗传奇

纷繁复杂的众生世界如淤泥一般,充满了贪、嗔、痴等各种烦恼和杂质。我们在世间修行,一方面要去除自己的贪嗔痴,保持清净、平等、觉悟、慈悲,像莲花一般 "出淤泥而不染 "的高尚品格,另一方面还要不舍淤泥,即不舍众生、不离众生、不弃众生、不舍众生,尽心尽力做一切利益众生的事情。这就是慈悲与智慧的菩萨行为。正如《普贤菩萨本愿经》所说:"诸佛以大悲为本,众生以大悲为本,众生以大悲为本,众生以大悲为本,菩提心生,菩提心生,即得平等觉。譬如,在荒野的碛砂中间,有一棵树王。如果根部得到水,枝叶、花果就会茂盛。生死旷野中的菩提树王也是如此。众生是树根,诸佛菩萨是果实。用大悲水利益众生,就能证悟诸佛菩萨的智慧果。

是的!莲花因淤泥而绽放,没有淤泥,何来莲花?同样,没有众生,何来菩萨?随顺众生,不离、不弃、不舍、不随,心地清净,就是菩萨!惟贤长老是娑婆世界的一朵莲花,他在自己的誓言中如是说: "诸佛所证我愿证,菩萨所行我愿行,常念尘刹苦,弘法利生我愿弘法利生。


参考资料

标签: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