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发心念慈 > 佛法无边 > >

超越生死:阿弥陀佛的奥秘——第二章 本愿的力量

来源:未知   作者:不详   发布时间:2024-04-18 09:57   点击:591次
摘要:第十,不再贪恋和思念身体的愿望第十一愿,获得涅槃第十二个愿望是拥有照耀四方的光明第十三愿,寿命与佛同寿第十四愿,声闻无量寿第十五愿,寿命长短随心第十六愿国无恶名第

本愿是指诸佛菩萨在因地修行过程中,为求佛道、度众生、庄严净土而发下的先期誓愿。按照时间顺序:在现世发愿并在现世证悟的,称为 "发愿";经过多生多劫的长期修行,最终成就誓愿的,称为 "往生"。

阿弥陀佛的本愿是在佛国以大悲心造的,他以这一愿为蓝本,创造了西方极乐世界,并以他所证得的果德,建造了大愿船,将十方众生遣往彼国,速疾成佛。净宗念佛法门之殊胜,西方净土依正庄严之殊胜,纯是阿弥陀佛大悲愿力所致。

超越生死:阿弥陀佛的奥秘——第二章 本愿的力量

无量寿经》的五个原译本中,阿弥陀佛愿力的内容和数量并不相同,汉、吴两译本同为二十四愿,魏、唐两译本为四十八愿。宋译为三十六愿。阿弥陀佛是大愿王,其实是广大甚深的愿王,以上五种译本所列举的愿王,即是释尊随机演说,撷取其与萨哈众生的重大关联而铺陈之。阿弥陀佛的本愿是建立西方极乐世界的设计,是净宗奥秘之眼,我们应该深入探究。

在此,我们根据魏译《无量寿经》,结合自古流传、殷祖定稿的《无量寿经》,介绍阿弥陀佛大愿的内容。

佛说无量寿经》(康僧会译)的四十八愿是(愿名采用莲池大师标注):

一愿国内无三恶道

第二愿,国无恶道

第三愿,人人得真金色身

第四,形色无好坏。

五愿一切出世之人,皆得宿命成就。

第六,愿所有人都能获得天眼。

第七,有天耳可听

第八,知道别人的想法。

第九,能以神足飞行。

第十,不再贪恋和思念身体的愿望

第十一愿,获得涅槃

第十二个愿望是拥有照耀四方的光明

第十三愿,寿命与佛同寿

第十四愿,声闻无量寿

第十五愿,寿命长短随心

第十六愿国无恶名

第十七愿,称扬诸佛名号

第十八愿十念皆生我国

第十九愿,一切勤修者,皆得我导

第二十愿 一念往生

第二十一愿,各具三十二相

第二十二愿菩萨一生补处

第二十三愿,同时供养诸佛

第二十四愿一切供养皆同如法

第二十五愿行一切智菩萨行

第二十六愿菩萨金刚身

第二十七菩薩願一切獨一無二

第二十八位菩萨愿见一切道树

第二十九愿 受持经书,获得智慧与辅导

第三十愿 无量无边的智慧与辅导

第 31 次 净国普照十方

第三十二个愿望:超越天地人的装饰

第三十三愿 光明触身得利益

第三十四愿 遍证法忍

第三十五愿 永离女身

第三十六愿:勤修必成佛

第三十七愿敬天感人

第三十八愿妙衣自然现身

第三十九愿得如漏尽之乐

第四十愿 随意遍观一切佛土

第四十一愿名诸根具足

第四十二愿清净解脱

第四十三愿:以出生地为尊

第四十四愿:修习圆满功德

第四十五愿 皆得三昧见如来

第四十六愿:自然闻妙法

第四十七愿:得不退转地

第四十八愿得究竟忍

从这四十八愿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首先,阿弥陀佛的法身愿是最少的,其目的都是为了方便帮助众生。以光明(光明普照十方)做佛事,常住不灭度众生(寿命与佛的常住相同),使十方诸佛赞叹自己的功德,增加知名度,使十方众生知道有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欢喜愿生其名。

其次,阿弥陀佛发愿重归净土,目的是为往生十方世界的人提供一个殊胜妙处,让他们在清净庄严的环境中,见色、闻香、嗅音、触光,自然生起念佛、念法、念僧的心,断惑证真,速证佛道。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是法界最好、最早的道场。

第三,愿摄一切众生是阿弥陀佛大愿的中心。其中,摄受净土众生的愿又分为摄受净土天人(凡圣同居土)的愿和摄受净土圣人(上三土)的愿。净土愿以往生涅槃之愿为核心,以阿弥陀佛的威神加持往生者的身、口、意,使其从果位开始修行,迅速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净土圣人愿包括他方圣人往生者和本国圣人成道者,阿弥陀佛都以愿力供养他们,让他们福慧双修,圆证佛果。阿弥陀佛愿力均等,净土凡圣功德迥异,可见和不碍异,异不碍和,外崇诸佛,内重自身精神,自身与他力交互增上,因果不爽。

第四,接引他方众生的愿,是以十念往生我国的愿为中心,重在以大悲心的力量接引三界一切有业力的众生,断除生死之流,一生成佛。为了帮助实现普贤十念,阿弥陀佛还为凡夫众生加了一层保险,勤修接引众生的愿力。摄受他方众生的愿有六种,充分体现了阿弥陀佛的无上慈悲。摄受他方国土菩萨的愿,以成就清净解脱的愿为眼,以成就名闻利养不退三忍的愿为指,显示了阿弥陀佛愿力广大,法门殊胜,三根普被,凡圣皆摄。阿弥陀佛愿力加持诸佛菩萨的力量也是不可思议的。这也说明,阿弥陀佛以因果为缘起的本愿,愿一切凡圣断除二种生死,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在因果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因此,十方无量世界的诸菩萨摩诃萨往生西方净土是理所当然的、 第五,四十八愿的分布与萨迦众生的状况成正比,可谓机缘相应,自然契合。四十八愿充分体现了阿弥陀佛的慈悲与智慧,五劫的抉择、受持、思惟,无量劫的积功累德,蕴含了净宗的无穷隐秘精华。值得我们净土行者反复诵念,在佛土果证的威神愿力层面,树立净土不共的信心。


参考资料

标签: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