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发心念慈 > 佛法无边 > >

超越凡俗:揭秘通往菩萨解脱之道的秘密

来源:未知   作者:不详   发布时间:2024-04-30 23:32   点击:912次
摘要:因此,我们在诵读《普贤菩萨本愿经》时,不仅仅是祈求菩萨加持,还应该发愿,希望自己也能运用《金刚经》的智慧--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再加上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的力量

走向菩萨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 98.6.21 共修开示

昭慧法师主讲 - 释清慧记录

每月一次的共修会,我一定要排除万难来参加,这说明我很重视共修会,也很重视所有参加共修会的人,所以我也希望大家重视每月第一天的共修机会。

天主教徒和基督教徒每周日都要去教堂做弥撒,因为这是安息日,是向上帝献身的日子。去教堂可以给他们的心灵充电,让他们充满天主的爱;就像汽车没油了,需要加油打气,重新充满能量。因为有上帝的爱作为养料,每个人都会在家庭、社会和工作场所分享这份爱,爱的能量就会显现出来。就像爸爸妈妈,即使晚上再累,只要听到小宝宝的啼哭声,就会立刻起床,忘记疲惫,抖擞精神去喂养小宝宝一样,爱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

相比之下,佛教徒不使用 "爱 "这个字,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这种心理状态。在佛教的定义中,"爱 "通常与 "我 "联系在一起,即爱属于我的东西,不爱不属于我的东西。佛陀看到,如果 "爱 "从 "自我 "出发,就会产生这样的问题--心灵无法平等。因此,提升心灵的境界,使其不从自我出发思考问题,而是发自内心地对待生活,这就是 "慈 "和 "悲"。

我们诵读《普贤菩萨行愿品》中的偈语: "慈悲之身传雷电,慈悲之心为奇云,甘露之雨能除烦恼焰"。慈悲的力量大得惊人!倾泻而下的慈悲法雨,竟能浇灭我们心中熊熊燃烧的烦恼之火。原来,在菩萨的心中,没有自己和他人的区别,在他的慈悲心中,也没有 "我的 "和 "非我的 "的界限。当他打破这些界限和分别时,"慈 "和 "悲 "的力量就会变得无穷无尽,散发出来的慈悲能量就会非常强大。为什么呢?因为他的心灵与众生之间没有隔阂。

如果我们的爱中有一堵墙,我们就能分清什么是属于我的,什么是不属于我的。如果我的业力深厚,我的爱就会彻底;如果我的业力不深厚,我们之间就会有一堵无形的墙,使我们的爱无法成为菩萨的大慈大悲。天主教和基督教也看到了这个问题,他们是如何解决的呢?他们希望通过全心全意地与上帝共融,来分享上帝无限的爱,因为上帝爱所有人,所以共融之后,人们就会接受上帝的旨意,去爱所有人。

我们看到,台湾一半以上的社会福利项目都是天主教会做的。那些被天主召喚來到東方的外國神父和修女,在這裡為智障、殘障、盲人、聾人、精神病患者等弱勢生命貢獻了一生。他们相当仁慈。为什么他们能够培养出这样的气质呢?因为他们本着上帝之爱的精神,放下自我,成为上帝的一双手、一双眼,为众生服务,回报上帝无限的爱。

从佛教的因果报应理论来看,世界是由因果报应创造的,而不是由上帝创造的,因此无法解释上帝的存在,也无法解释上帝是否爱每一个人。因此,佛教徒如果有爱,也不是来自与神的共鸣,让圣灵充满我们的心灵。那么,佛教的慈悲心从何而来?我们如何让自己的心中充满对众生的慈悲?

在我们的共修课上,第一节诵《金刚经》,第二节诵《普贤菩萨本愿经》,然后在佛前举行大供养,接着是法师开示,最后是总回向:对于苦难的人,我们愿他们的苦难早日消除;对于往生的人,我们愿他们早日往生净土。所有这些锣声的流动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诵读《金刚经》,我希望通过智慧的利斧,推倒隔绝我与人类、众生、生命的心灵之墙。让无私的智慧穿透我与众生之间的心墙,让我与众生之间没有隔阂,让我乐于与众生分享我所拥有的美好。如果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这就是我相。如果你为他人做了一些事情,你希望从他人那里得到回报--这就是人相。当一个人做了一点功德,就希望得到所有众生的反馈和赞美--这是众生相。当我做一点功德时,我希望将来能得到好的回报--这是众生相。金刚经》说要超越四相。我们要用因果观照,看到我与众生看似分离,实则因果紧密相连,所以没有恒常、独立、真实的自性。

其次,我们在诵读《普贤菩萨本愿经》时可以注意到,经中反复提醒我们要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因为观世音菩萨有求必应,常念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就能与菩萨互通有无。世间有许多菩萨都在努力帮助众生,他们忘记了自己的忧愁和痛苦,心中想着受苦受难的众生。这么多菩萨奏响的大悲交响曲,就是观世音菩萨千手千眼大悲心的 "梵海潮音"。其实,观世音菩萨的顺应自然、千手千眼,正是十方诸佛凡圣菩萨的化现。

因此,我们在诵读《普贤菩萨本愿经》时,不仅仅是祈求菩萨加持,还应该发愿,希望自己也能运用《金刚经》的智慧--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再加上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的力量的感悟,能够平等无碍地看待一切众生。这一切,都可以在我们面对苦难众生时亲身验证。

也许我们会觉得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当我们与菩萨结缘,时时恭敬观世音菩萨,心念不离观世音菩萨时,慈悲的能量就会充满我们的内心,它将是如此的伟大和强大,它将遍及十方,它将深入三界。当我们把自己放空,充分接受菩萨大悲的力量,把爱的念头转向他人,回向他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你会发现,你越来越能做到见众生而生欢喜心,对众生的感情没有执着,能做到彼此珍惜,却不求一丝回报。你们能够不求丝毫回报地相互珍惜,这种感情超越了一般的相互依附。这种力量的确是 "慈戒雷震,大爱云奇"。

超越凡俗:揭秘通往菩萨解脱之道的秘密

因此,无碍无边的大慈大悲可以通过帮助众生来自我修炼;我们来研究所共修,就是在培养这种能力。通过共修,我们时刻提醒自己恭敬念诵救苦救难的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在念诵菩萨的那一刻,所散发出的力量是如此强大,没有任何人能够战胜,它没有任何杂质,与大悲心相应。因此,你的心灵之光会越来越 "无垢"、越来越 "清净",你所能关照的生命也会越来越不局限于 "我所有 "或 "我所属"。

因此,我鼓励大家利用每月闭关的机会回来充电,诵读经典,供养诸佛菩萨和法界众生,并与同修相聚,通过佛法相互关爱。有时,关爱并不一定通过语言来表达。前几天我去看望一位病人,她已是卵巢癌症晚期,一见到我她就要哭,我轻轻地抚摸着她的头发、脸颊、手臂,静静地陪着她,虽然没有一句话,但行动上对她的关爱胜过千言万语。等她哭完了,我问她:"你害怕吗?" 她回答说:"不怕!因为我是来研究所听法的,又弹过《正念》,所以面对生死,我非常平静,没有恐惧"。不枉她学佛一生,不枉她面对重重苦难毫不畏惧。

所以,不用担心如何给予,我们所拥有的一切能力都可以用来给予身边的众生。现在,即使是出家师父,也要接受各种能力的培训,比如如何调音响、如何操作空调、如何处理出版物、如何设置网络等。他们都要有三头六臂,进了大屋要会炒菜,出了厨房要会扫厕所。大师都要接受各种能力的训练,何况在家居士呢?有人认为学佛就要放下一切,其实是错误的!学佛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志向,增强自己帮助众生的专业能力。如果学佛学到什么都不想,什么都做不了,那就有问题了。

今天早上,我看到一位年轻朋友在院子里帮忙除草。他家开了一家佛具店,他妈妈想把店将来交给他。我听到后说:"那很好。你来帮忙除草,但更重要的是,你应该多来听听佛法。为什么呢?佛具店也可以是心灵的栖息地。如果有人正在受苦,到你的店里来买一把香,如果你善于说法,不就可以解决他的痛苦吗?如果你觉得自己现在的能力还不够,可以推荐他到寺院来拜见大师"。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都可以成为践行菩萨大悲心的田地,所以不要低估自己的力量!

所以,学佛就要把自己的能力练到透彻,这样心力才会更强,才能更有能力帮助众生。如果您能这样发心,您就会实现每月回来共修一次为自己充电的承诺。我们鼓励大家将佛法与个人职业相结合,不断地帮助众生,将来就能领悟《金刚经》中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的智慧,领悟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的力量,领悟大乘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让我们相互勉励,"入不可思议解脱门"!


参考资料

标签: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